一、时间安排
入围决赛名单公布时间:2023年11月9日
赛前准备时间:2023年11月10日-12月3日
决赛赛前说明会:2023年11月23日
决赛时间:2023年12月8日-9日
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及比赛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12月9日
二、参赛队伍
1.初赛排名前30的队伍。
2.每支参赛队3人,不得跨校组队,桂台混合队除外。
3.每支参赛队不超过2名指导老师,每名指导老师最多指导2支参赛队。
三、决赛内容
入围决赛的参赛队在报到日抽签确定竞赛日的直播时间(轮次)和场地,根据所提供的商品,在抖音平台完成一场直播实战,直播时长为1小时。
直播完成后,整理提交直播数据,设计制作直播复盘材料(PPT),时长1小时。
四、决赛流程
(一)赛前准备
1.直播账号准备与提交
参赛队须自备符合竞赛条件的直播账号(抖音平台),并于指定时间前(12月3日24点)由队长登录竞赛官网予以提交。
抖音直播橱窗权限开通说明:详见官网另行通知。
2.了解、熟悉决赛产品
登录竞赛官网,了解决赛产品信息。
决赛商品为咖啡,共2款。产品信息及链接地址详见官网另行通知。
3.熟悉直播规则
参赛队须自行熟悉、掌握抖音平台的直播规则,避免出现直播违规等影响比赛进程的情况。相关违规注意事项见官网说明文档。
若出现违规导致直播中断,不进行比赛补时。
若出现直播间封禁且超过比赛时长要求,则仅统计该组正常直播时长的数据。
4.直播预热
参赛队可以自行决定,应用各项工具、方法在决赛前进行直播预热,为竞赛日做准备。
5.直播商品挂载橱窗
参赛队竞赛日前(12月5日24点)须完成商品上架,可以点击【抖音APP-我-商品橱窗-选品广场】直接选择可以添加的商品,或者使用符合条件的商品链接将商品添加到橱窗。
(二)线下决赛
1.决赛流程
参赛队在指定时间前,抵达线下竞赛场地,决赛详细流程安排如下:
2.直播数据提交规范
直播实战完成后需要对直播数据进行截图,并提交。
直播数据截图要求,见官网说明文档。
3.直播复盘PPT提交规范
直播实战完成后,参赛队需要结合本次直播的准备、实施与结果进行综合复盘。
复盘材料为PPT格式,16:9,样式、结构、内容可自行制作。
PPT中可以体现团队名称,但不可体现院校名称或logo。
五、决赛规则
(一)人员变更
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换。如需更换,须由学校二级学院及以上部门于决赛开赛5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组委会核实后予以更换。
(二)熟悉场地
组委会安排在决赛报到结束后,各参赛队统一有序的熟悉场地。
(三)参赛说明
1.参赛队直播实战须自备账号,账号须满足比赛直播实战要求。
2.参赛队须自备直播手机,竞赛现场不统一提供手机。
3.参赛队须在指定时间内,于竞赛官网完成直播账号提交。
4.参赛队在直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平台规则和相应目标市场国家法律法规。杜绝虚假信息和与事实不符的证据、材料等内容。
5.参赛队直播时不得身着学校校服。
6.参赛队须提前了解、掌握直播规则与技巧,避免直播时因出现违规而造成停播等事故,影响比赛成绩。
7.直播结束后,及时提交本场直播数据与复盘PPT。
8.直播为封闭式竞赛,不允许指导教师、其他参赛队观摩。
(四)台湾参赛队注意事项
决赛在中国南宁的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需要台湾参赛队在赛前准备阶段完成相关证件的办理,做好出行准备。
六、决赛评分
参赛队决赛得分=直播实战得分×20% + 直播表现得分×40% + 复盘得分×40%(得分保留小数点后2位)
(一)直播实战评分标准
(二)直播表现评分标准
(三)直播复盘评分标准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2队。决赛得分排名第一、第二的参赛队。奖金3000元/队+获奖证书。
二等奖,3队。决赛得分排名第三至第五的参赛队。奖金2000元/队+获奖证书。
三等奖,5队。决赛得分排名第六至第十的参赛队。奖金1000元/队+获奖证书。
若参赛队得分并列,以直播复盘得分高者为优。
其他参赛队获得优胜奖,获奖证书。
参赛队指导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七、比赛安全
(一)组织机构
1.设置安全保障组,组长由组委会主任担任。成员由各赛场安全责任人担任。每一赛场指定一名安全责任人,对本赛场的安全负全责,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负责调集救援队伍和专业救援人员,安排场内人员疏散。
2.建立与公安、消防、司法行政、交通、卫生、食品、质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保证比赛安全,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设置医护人员、消防人员和保安人员的专线联系,确定对方联系人,由场地安全负责人对口联系。比赛场地布置和器材使用严格依照安全施工条例进行。场地布置划分区域,并按安全要求设定疏散通道,并在墙面显著位置张贴安全疏散通道和路线示意图。
(二)赛项安全管理
1.比赛设备和设施安装严格按照安全施工标准施工,电源布线、 电器安装按规范施工。
2.按防火安全要求安置灭火器,并指定责任人在紧急时候使用。
3.赛项竞赛规程中明确国家(或行业)相关职业岗位安全的规范、条例和资格证书要求等内容。
4.组委会在赛前对本赛项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防范制度,在赛前对选手进行培训,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
5.组委会将建立专门方案保证比赛命题、赛题保管、发放、回收和评判过程的安全 。
(三)比赛环境安全管理
1.组委会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赛前需进行赛场仿真模拟测试,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承办院校赛前按照赛项组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2.赛场周围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比赛现场内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比赛前裁判员要检查、确认设备正常,比赛过程中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3.为确保本次大赛的顺利进行,承办院校建立大赛期间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同时由安全保卫、校园环境及卫生医疗保障组执行如下:
(1)比赛期间所有进入赛区车辆、人员需凭证入内,并主动向工作人员出示;
(2)在比赛开始前,选手要认真阅读场地内张贴的《入场须知》和应急疏散图;
(3)赛场由裁判员监督完成电气控制系统通电前的检查全过程,对出现的操作隐患及时提醒和制止;
(4)每台竞赛设备使用独立的电源,保障安全。参赛选手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时要及时存盘,避免突然停电造成数据丢失;
(5)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在工作人员安排下有序退场;
(6)各类人员须严格遵守赛场规则,严禁携带比赛严令禁止的物品入内;
(7)安保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通报赛场负责人员;
(8)比赛场馆严禁吸烟,安保人员不得将证件转借他人;
(9)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在安保人员指挥下,迅速按紧急疏散路线撤离现场 。
4.赛项组委会会同承办院校在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增加引导人员外,并开辟备用通道 。
5.竞赛期间,赛项承办院校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并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
(四)生活条件保障
1.线下决赛期间由赛事承办院校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承办院校须尊重少数民族参赛人员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根据国家相关的民族、宗教政策,安排好少数民族参赛选手和教师的饮食起居。
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要求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
3.除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外,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
(五)参赛队职责
1.各院校在组织参赛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各院校参赛队组成后,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3.各参赛队伍须加强参与比赛人员的安全管理,并与赛场安全管理对接。
4.参赛队如有车辆,一律凭组委会核发的证件出入校门,并按指定线路行驶,按指定地点停放。
5.决赛直播参赛队可自行安排成员职责。
(六)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时,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赛项组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组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出现重大安全问题的赛项由组委会决定是否停赛。
八、比赛场地
根据决赛参赛队数量,安排可供直播的比赛场地。
(一)比赛场地
1.独立空间,能够容纳3名参赛选手;
2.直播间(场所)数量10个;
3.每个直播间(场所),配备比赛用统一背景(PVC或喷绘),以及直播桌椅、直播灯。
(二)比赛网络
赛场提供Wifi,也可以使用手机流量。
(三)比赛设备
1.直播手机
参赛队自备,可提前安装、调试抖音APP,且能够正常使用。
网络可使用5G、4G、Wifi(网速下载测试≥5M/S,上传≥1M/S)能够流畅访问外网,不卡顿。
2.直播相关外设
每个直播间配备直播套装,包含直播灯(1套)、手机支架、纸笔。
3.直播场控设备
本届决赛参赛队自行分配成员职责,如需场控,电脑自备。
九、申诉与仲裁
各参赛队对不符合大赛和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赛项仲裁组提出申诉。申诉主体为参赛队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在比赛结束后1 小时之内向仲裁组提出书面申诉。
书面申诉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并由教师亲笔签名,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仲裁工作组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